70年代的篮球比赛-70年代篮球比赛一场多长时间
1.我要篮球的发展史,3000字以上
2.NBA打满82场常规赛有多难?历史上完成次数最多的是谁?
3.篮球运动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4.NBA各个年代,分别有多少球员能够单赛季场均30分?
我要篮球的发展史,3000字以上
篮球运动是在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帅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在寒冷的冬季,缺乏室内进行体育活动的球类竞赛项目。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用球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 10英尺,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1883年铁质球篮取代了桃篮并挂上了线网。1895年篮筐开始固定在4×6英尺的篮板上并逐渐深入场内,到1913年将篮网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篮。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均无统一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15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32 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场地设备得到改进和完善,规则也不断地增删和变化,现行规则计有61条和57个手势图。
篮球运动诞生后,传播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5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今伊朗), 1905年传入俄国。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简称国际篮联)。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48年起,在许多国家的少年儿童中开始出现小篮球活动,受到国际篮联的重视,于1968年成立了“国际小篮球委员会”。1976年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又增加了女子篮球比赛。
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走上了合理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道路。从1936年至1948年间,由于规则的不断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观和发展高度,成为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在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出现了身高2m以上的高大队员。他们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但此时的高大队员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上述情况,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限制区,增加了30s和干扰球规则。
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各国在重视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有些强队,如巴西队,尽管身高相对矮些,但他们以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和娴熟的技术,充分发挥快速、灵活的特长,在1963年第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夺取冠军,震动了世界篮坛。60年代中期,美国迪安·史密斯提出攻守平衡的理论,使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特别是防守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防守不再是消极的,在防守的选位上改变了过去“以人为主”、“以区域为主”的观念,而是“以球为主”,使防守具有集体性、积极性、攻击性和破坏性。
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世界强队的身高增长到惊人的程度。参加第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队员,身高2m以上的,多达48人。前苏联队平均身高2.O2m,前南斯拉夫队平均身高1.99m,美国队平均身高1.98m。这些高大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能里能外,技术全面,充分体现了“大个队员小个化”的特点。70年代的篮球运动把高度、技术、速度、身体、意志、战术诸多因素融为一体,在比赛中展开高速度、高强度的全面对抗。快攻成为各队进攻中首先采用的锐利武器。高空优势体现在篮下的争夺,篮板球的争抢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高超的技巧表现在传球、运球动作熟练,运用自如。投篮命中率高达50%以上,比分迅速提高,和八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全部59场比赛中,有30场一个队得分超过100分。
80年代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对抗,女子向男子化方向发展。其表现为高度与速度齐备,进攻、防守、篮板球三者并重,身体、智力、斗志和技术结合统一,技术全面而有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NBA打满82场常规赛有多难?历史上完成次数最多的是谁?
NBA作为世界篮球的最高殿堂,这里到处都充满了竞争和对抗,更重要的是它每个赛季有多达82场比赛要打,且这么多比赛要在差不多165天的时间内打完,以致很多球队不得不打很多背靠背的比赛,甚至是背靠背靠背的比赛,这对任何一名球员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实际上联盟在刚开始时由于球队较少,常规赛比赛场次远没有达到82场这么多,最早的时候仅有60场比赛,但到了1967-1968赛季,NBA迎来了第一个82场常规赛赛季。
自从这个赛季开始,一个球员能够完整地打满82场常规赛成为了一种奢侈,因为这对球员来说如果要完成这个目标,他一周需要打大约3.5场比赛,这简直是一种折磨。尽管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但在NBA历史上还是有很多球员完成了不止一次,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这些不知疲倦的铁人。让我们从现在来开始回顾一下,这些铁人,其中大名鼎鼎的乔丹,篮球界最伟大的人居然也位列其中。
加里佩顿
,手套佩顿在NBA效力的17个赛季中有长达9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有两个赛季都打了81场比赛,仅仅缺席1场比赛,如果加上这两个赛季,佩顿也有长达11个赛季打满82场比赛,这位上世纪90年代的超级巨星的确令人钦佩。迈克尔乔丹,乔丹在NBA效力的15个赛季中有长达9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作为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你很难想象他竟然也如此勤奋,当然也许这也是他成为最伟大球员的原因之一。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乔丹的伟大不仅只有总冠军和统治力,他还有异于常人的勤奋和坚持。
另外打满82场常规赛次数达到9次的还有索普、安德烈米勒、费舍尔和罗恩布恩等球员。卡尔马龙,马龙在NBA效力的19个赛季中有长达10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比佩顿更可惜的是,除了这全勤的10个赛季,马龙还有多达5个赛季都打了81场比赛,如果加上这5个赛季,马龙打满82场常规赛的次数将达到15次。实际上远不止如此,如果除去马龙玩票性质的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赛季,他18年职业生涯仅仅只缺席了42场比赛。但不公平的是如此勤奋的马龙却从没有得到过一次总冠军,令人惋惜。
兰迪史密斯,兰迪史密斯在NBA共效力了12个赛季,他有10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且在没打满82场比赛的两个赛季中一次仅缺席了6场比赛,另一次仅缺席了2场比赛。也就是说兰迪史密斯12个赛季仅缺席了8场比赛,这应该是NBA历史上最高的出勤率了。兰迪史密斯也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他居然只“失约”过8场的比赛,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他的勤奋以及“守约”,这样看来兰迪史密斯也是个守时且珍惜机会的人啊。
阿尔提斯吉尔莫尔,吉尔莫尔在ABA和NBA效力的17个赛季中有长达12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其中在ABA的5个赛季中他都打满了84场常规赛,这位上世纪70年代的传奇巨星的确令人钦佩。更重要的是他也是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中锋之一。AC格林,这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传奇球员是NBA历史上有名的铁人。他职业生涯共在NBA效力了16个赛季,但令人震惊的是,他有多达14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且还有一个赛季只缺席了3场比赛。
加上这3场比赛,格林16年职业生涯仅缺席了35场比赛,出勤率之高令人望而却步,更重要的是AC格林还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内线球员,他是湖人80年代
Showtime时代的功臣之一。约翰斯托克顿,斯托克顿在NBA效力的19个赛季中有长达16个赛季打满82场常规赛,他是NBA历史上做到如此成就次数最多的球员。约翰斯托克顿他的成就次数让人有点难以置信,他也是整个职业生涯中,仅仅缺席过两位数的比赛而已,这让人感觉到十分的难以置信。
斯托克顿19年职业生涯仅缺席了64场比赛,他与卡尔马龙的出勤率之高令人震惊,尽管这对组合可能不是NBA历史上最强的双人组,但他们或许是NBA历史上最勤奋的双人组,他们一生无冠,也许是NBA最令人惋惜的故事之一。斯托克顿和卡尔马龙的双人组合是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斯托克顿和卡尔马龙可能不是NBA历史上拿过奖牌次数最多的人,但是他们一定是NBA历史上最勤奋的一对双人组合。出勤率高到让人难以置信。
斯托克顿和卡尔马龙我相信文中至上的那些NBA球员的“出勤”事迹,深深激励着现在的NBA球员们,让他们出席比赛的次数多点,让我们这些观众的观看比赛的热情更加高涨。我相信,他们也是十分勤奋且优秀的球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期待着他们的精彩表现,英勇事迹,以及上班“打卡”的次数,虽说有点难以接受,但这也是评判NBA优秀球员的成绩之一。
篮球运动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现代篮球运动演进发展,大体经过五个时期。
(一)初创试行时期(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
(二)完善、推广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三)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五)创新攀登时期(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篮球运动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非尔德市(即春田市)基督教青年会干部训练学校、在加拿大出生的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于189l年冬发明的。他受启发于当地儿童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在此基础上组织成一种在一定地面范围的场地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游戏,篮球运动便由此演进。山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冬季较为寒冷,难以在室外开展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于是奈史密斯便将这一最初在室外试行的篮球游戏移至室内,并将摆置在地面上的类似于桃筐的筐子,悬挂在室内两侧离地面高约10英尺(合3.05米,这便成为现用篮圈高度的来源)的墙壁上,将足球向篮筐中投准,展开攻守对抗的游戏。之后,很快将篮筐底部取消,并将悬挂在墙壁的篮筐装置在特殊的立柱架上。为了避免将球投掷到场外远处而影响观看者,曾在篮筐后部设有不同大小的挡网,有些还在场地四周以网形装置覆盖整个场地,类似于在大网笼中活动。因此,韩国等一些国家和一些书刊中至今仍将篮球运动称为笼球运动。由于这种活动形式具有较强的对抗性,便制定了某些限制性规定,并且不断地改进比赛方式,从而使篮球游戏逐步完善并向现代篮球运动过渡。
1、初创时期(1891年---20世纪20年代)
1891年12月15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学院{旧译春田学院}体育教师詹姆斯 奈史密斯博士发明了篮球运动 。 最早的篮球是使用装桃子的竹筐,悬挂在健身房两侧的栏杆上,离地面10英呎,用足球作比赛用球,投球入篮得1分,每次球投中后要登上把球取出来,再重新开始比赛。1891年12月21日举行了第一场篮球比赛。1892年,奈史密斯编写了 《青年会篮球规则》,概括为五项原则十三条规则,主要有竞赛中只允许用手接触球、不准拿球走或跑、争抢中不能有粗野的身体冲撞动作等规则内容;女子开始参加篮球运动;1893-1894年,形成了类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等比赛器材;1897年在场地内增设了罚球区、球场界线已成雏形,场上队员也有了位置分工,现代篮球运动基本形成;1896年,美国成立篮球规则委员会;1898年,美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职业篮球组织“国家篮球联盟”即NBL,并开始了最早的职业篮球联赛;1904年美国青年男子篮球队在第3届奥运会上进行了第一次国际篮球表演赛,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将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篮球运动第一次成为国际体育竞赛正式项目。
2、完善与推广时期(20世纪30---40年代)
进入30年代篮球运动迅速向欧、亚、非、大洋四个洲的许多国家推广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兵作战的基本形式逐渐被集体间的相互配合所充实。1932年在瑞士日内瓦由葡萄牙、阿根廷等欧美8个国家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在会上以美国大学生篮球竞赛规则为基础,制定了国际间统一的13条竞赛规则:规定了竞赛人数为5人;场地上增改了进攻限制区;进攻投篮时防守者犯规,若投中加罚一次球,若未投中则加罚两次球;竞赛时间改为20分钟一节,共赛两节;进攻队在后场得球必须在10秒钟内过中线,并不得再回后场的等。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竞赛项目,奥运会后,国际业余篮球协会(FIBA)宣告成立。同年,中国加入国际篮联,国际篮联出版第一部国际统一的篮球规则。1939年11月28日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逝世,终年78岁;进入40年代随着篮球技术、战术的不断演进、发展,高大队员开始涌现,篮球规则也进行了补充和修改,攻防更强调集体战术,使比赛更加精彩。1949年,美国成立“国家篮球协会”,即NBA,统一领导当时全美21支职业篮球队,也推动了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
3、普及与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
5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国际篮联的会员国迅速增加,国际大型运动会都将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50年和1953年,首届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分别在阿根廷和智利举行。随后篮球运动技、战术水平不断提高,出现大批2米以上的高大队员,高度成为决定篮球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国际篮联多次修改比赛规则使得篮球运动高度与速度、进攻与防守获得均衡发展,队员技术趋于全面,形成了欧、美、亚洲不同得篮球流派和打法。1960年第一届男子篮球锦标赛在菲律宾举行;1963年,亚洲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1965年,第一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在韩国举行。
4、全面飞跃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以后,现代篮球运动进入全面提高时期,运动员身高迅速增长,逐渐形成组合技术和综合战术,攻守对抗日趋激烈,并且向着既重力量又重技巧、既有高度又有速度的方向发展。FIBA修改规则,增加了球回后场、控制球队犯规和全队10次犯规的规则。1976年,在第21届奥运会上,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84年FIBA又对规则进行了重大修改,扩大了球场面积为28米X 15米,设定了3分投篮区,鼓励外线队员投篮。本次规则的修改对篮球运动的迅速、全面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创新与攀高峰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
90年代以后,现代篮球运动进入创新与攀高峰的黄金发展时期。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更名为国际篮球联合会,并取消了对职业球员参加国际篮球大赛的限制,众多优秀的职业球员给国际篮坛带来了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战术。篮球运动融竞技化、智谋化和艺术化于一体,向着职业化、商业化和社会化迈出新的步伐。1996年,中国开始举办篮球职业联赛。
百年来,篮球运动从游戏型活动到竞技运动再到科学门类型学科不断地演进发展。至1999年底已有20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篮球联合会成员,篮球运动已真正成为国际体育组织中单项运动人口最多、最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项目。
NBA各个年代,分别有多少球员能够单赛季场均30分?
随着小球时代席卷全联盟,球迷们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球星们得分越来越容易了,特别是哈登,目前依旧保持着连续30+的势头,场均得分为惊人的36.6分。常规赛场均拿到30+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NBA各个年代里,都出了几次30+呢?哪个年代场均30+人数最多?
60年代:23次
60年代的场均30+总数为历史之最,出现了23次场均30+,那时的NBA防守较差,规则不完善,大大降低了得分难度。张伯伦一人就贡献了7次,大O6次紧随其后,贝勒和韦斯特各3次,其余还有四人各打出1次。
70年代:10次
70年代开始,NBA越来越注重防守,并相应得出台了不少规则,加大了得分难度,因此常规赛场均30+次数极具减少。贾巴尔和麦卡杜最多,打出了3次,另外还有四人各打出1次。
80年代:14次
80年代出现了不少得分高手,乔丹也是在那个年代初登NBA舞台。80年代的30+次数比70年代有所增长,一共为14次,其中丹特利4次,乔丹3次,威尔金斯和乔治格文各两次,摩西马龙,伯纳德金,沃尔德各一次。
90年代:6次
90年代堪称是NBA目前为止防守强度最大最狠的一个年代,那个年代球队场均得分超过90分都很难,更别说球员单场30+。90年代仅仅出现了6次30+,马龙一次,而剩下5次都是乔丹打出来的!别忘了,乔丹在此期间还退役过一回!
00年代:11次
在防守至上的90年代后,为了收视率,NBA开始鼓励进攻,也出台了不少有利于进攻的规则,加上得分天才的井喷,00年代一共出现了11次30+。其中艾弗森贡献了最多的4次,科比3次紧随其后,詹姆斯2次,韦德麦迪各一次。
10年代:7次
10年代还未结束,但如果把今年还未结束的常规赛算在内,10年代目前为止出现了7次场均30+。这八次,昔日的雷霆三少就占了6次,哈登3次,阿杜2次,威少1次,另外还有库里1次。
看完这些数据,其他不说,第一反应肯定就是乔丹得分能力太强了!在防守强度最大的90年代,十年里除乔丹外仅有一名球员一次做到常规赛场均得到30+,但乔丹一人,却足足做到了5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