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篮球10大犯规

2.篮球规则,要详细,速度

3.篮球比赛的24秒违例犯规是指什么意思

4.篮球比赛中有哪些常见的犯规和规则的阐述

5.篮球比赛中3秒、5秒、8秒、10秒、24秒、30秒违列是怎么规定的?

6.篮球比赛持球多少秒犯规?

篮球10大犯规

篮球中有关时间的犯规-篮球中的时间违例犯规有哪些

篮球10大犯规有:投篮前脚踩界外线、过度拍打对手球员、犯规阻塞球员、推人犯规、过度争抢篮板球、运球过半场超时、用脚踢球、违反持球时间规定、过度冲撞、暴力犯规。

1、投篮前脚踩界外线:在投篮动作中,如果球员的前脚踩在界外线之外,会被判犯规,对方球队将获得球权。

2、过度拍打对手球员:当防守方球员过度拍打或骚扰对手球员,导致对手不能顺利进行进攻,会被判犯规,对方球队将获得罚球或球权。

3、犯规阻塞球员:当一名防守球员在对手进攻时,用手臂、身体或腿部阻挡对手球员的行动,会被判犯规,对方球队将获得罚球或球权。

4、推人犯规:当球员用肩部或手臂有意推搡对手球员,导致对手无法继续比赛,会被判犯规,对方球队将获得罚球或球权。

5、过度争抢篮板球:当球员在争夺篮板球时过度用力或者推挤对手球员,导致对方球员跌倒,会被判犯规,对方球队将获得罚球或球权。

6、运球过半场超时:当球员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将球控制过半场,会被判违例,对手球队将获得球权。

7、用脚踢球:当球员使用脚踢球,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被判犯规,对方球队将获得球权。

8、违反持球时间规定:当球员在持球后超过规定的时间,即5秒或8秒,没有传球或投篮,会被判违例,对方球队将获得球权。

9、过度冲撞:当球员在进攻或防守时过度冲撞对手,导致对手无法继续比赛,会被判犯规,对方球队将获得罚球或球权。

10、暴力犯规:当球员以故意伤害对手、斗殴、脱鞋打人等暴力行为,会被判重度犯规,被驱逐出场或受到其他严厉的处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篮球犯规规则

篮球规则,要详细,速度

陈述1:

如果一名场上队员受伤或似乎受伤,结果,教练员,助理教练员,替补队员或任何其它同队的球队席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则受伤队员被认为是接受了治疗,不管是否真的进行了治疗都要准许。

例1:

A4似乎踝关节受伤,比赛中断。

(1)A队的医生进入场地并对A4的踝关节进行治疗

(2)A队的医生进入场地但A4已恢复

(3)A队教练进入场地以确定A4的伤情

(4)A队教练,A队替补队员或A队随队人员进入场内,但没有对A4进行治疗

解释:

(1)(2)(3)(4)四种情况下,A4都被认为是接受了治疗并将被替换下场。

陈述2:

根据医生的判断,对受伤队员的移动会有危险时,把受重伤的队员从场上移走没有时间的限定。

例2:

A4重伤,根据医生的判断把A4从场上移走会有危险,比赛中断了15分钟。

解释:

医生的意见将决定从场上移走受伤队员的适当时间,替换后,不需判罚即重新开始比赛。

第9条 一节比赛的开始与结束

陈述1:

除非各队有5名合格参赛的球员并准备好比赛,比赛才能开始。如果到了比赛开始时间而球队上场的球员不足5名,裁判员须意识到能解释球队延误的不可预见的情况。如果提供合理延误的解释,将不判技术犯规。然而,如果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将判技术犯规或球队弃权。

例1:

到了预定的比赛时间,A队准备好的能上场的球员不足5名:

(1) A队的代表能为A队球员的迟到提供合理且能被接受的解释

(2) A队的代表不能为A队球员的迟到提供合理且能被接受的解释

解释:

(1)比赛最多可推迟15分钟开始,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到达比赛场地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进行。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不能到达比赛场地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不能进行,判A队弃权,则B队20:0胜A队。

(2) 比赛最多可推迟15分钟开始,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到达比赛场地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进行,但比赛开始前要判A队教练员技术犯规(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B)。如果缺席的球员在比赛预定时间后15分钟内不能到场并准备好上场比赛,比赛将不能进行,判A队弃权,则B队20:0胜A队。

陈述2:

第9条阐明了球队进攻和防守的球篮。在任何一节比赛开始后,由于混乱而进攻/防守了错误的球篮,一经发现,只要不置任何一方于不利,则要予以纠正,此前场上发生的任何得分、用过的时间、宣判的犯规等都要保留。

例1:

在一节比赛开始后,裁判员发现双方球队攻错了方向

解释:

只要不置任何一方于不利,应尽快停止比赛,双方交换球篮。比赛将在停止地点的镜面位置的就近边线外恢复。

例2:

比赛开始后A队进攻/防守了正确的球篮,这时,B4搞错了方向,运球上篮投中。

解释:

判A队队长得2分

第12条 跳球与交替拥有

陈述:

在跳球比开始赛后没有获得球权的球队,将在接下来的一次跳球机会出现后获得在跳球位置就近的边线外掷球入界的权利。

例1:

主裁判抛球以开始比赛,在球被跳球队员A4合法拍击的后的刹那。

(1) 宣判了A5和A5争球

(2) 宣判了 A5 和 B5 双方犯规

解释:

由于双方均末获得球权,裁判员不能用交替拥有的箭头来判定球权,主裁判员将在中圈执行A5和B5的跳球。

不管怎样,从合法拍击到争球/双方犯规宣判的比赛计时钟的走过的时间要保留。

例2:

按规则B队将获得交替拥有掷球入界的球权,但裁判员和/或记录员错误地判给了A队掷球入界。

解释:

一旦球触及场上队员,失误不能纠正,但在下一次出现交替拥有机会时,判给B队掷球入界的球权。

第17条 掷球入界

陈述1:

在掷球入界球离开队员的手之前,掷球动作可能会发生掷球入界队员手持球由场外范围越过球场界线伸入场内范围的情况发生,这时,防守队员仍有责任避免在球离开掷球队员的手前触及球,干扰掷球入界。

例:

A4掷球入界,持球手越过球场界线上空,这样球就在球场的上方,B4从A4手中把球夺走或把球从A4手中打掉。

解释:

B4干扰掷球入界,从而延误了比赛的重新开始,对B4进行一次警告,并通告B队教练员,此警告将在剩余的比赛时间内适用于所有的B队球员,如B队再有类似的违犯要判B队球员技术犯规。

陈述2:

掷球入界时,须将球传给(而不是用手递)场上的队友,用手递给场上的同伴有违掷球入界规则的意图。

例:

A4掷球入界,A4将球用手递给场上的A5

解释:

判A4掷球入界违例。球必须正常地离开掷球入队员的手掷球入界才被视为合法。判给B队在违例的就近地点掷球入界。

第18/19条 要登记的暂停/替换

陈述1:

在比赛开始一段时间前或一节比赛结束后,一次要登记的暂停或替换不被准许。

例1:

跳球开始比赛,跳球队员A5被判违例,B队掷球入界前,任一教练员要一次暂停或要求替换。

解释:

暂停或替换不被准许,因为比赛还没有开始。

例2:

在一节或任一决胜期终了的计时钟信号响起的同时,宣判了一起犯规,A4执行2次罚球,任一教练员要求暂停或要求替换。

解释:

暂停或替换不被准许,因为比赛时间没了。

陈述2:

24秒钟装置信号不能停止比赛计时钟 ,因此,它也不能造成一次替换或暂停机会。

例:

投篮出手,球在空中,这时24秒装置信号响起,球中篮,这时:

(1) 一方或双方请求替换

(2) 一方或双方请求暂停

解释:

(1)24秒装置信号被忽略,因为它不能停止比赛计时钟,除非一名裁判员中断比赛,或只有在第4节或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球投中停止比赛计时钟后,非得分方的替换请求才被准许。一旦替换被准许,对方也可替换。

(2) 只有非得分方才有暂停机会.

陈述3:

如果在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时判罚球队员违例,导致球成球,双方球队均有替换机会,不管是否在罚球队员在第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可处理球前进行了替换。

例:

最后一次罚球时,罚球队员A4违例,这时A8和/或B8要求替换上场,双方球队在最后一次罚球前没有请求替换。

解释:

替换被准许,违例后任一球队都可替换。

陈述4:

如果请求了暂停后,任一球队被宣判了犯规,暂停期要等到裁判员完成了和记录台的联系后才开始计算。如果犯规是队员的第5次犯规,裁判员与记录台的联系还包括完成必要的替换程序,一旦完成替换程序,当一名裁判员鸣哨给出暂停信号后,暂停周期开始。

例1:

A队教练员请求了暂停,接下来B4犯规使球成球,这是B4的第5次犯规。

解释:

当裁判员完成了和记录台的联系并完成了对B4的替换后,一个暂停周期才开始。

例2:

A队教练员请求了暂停,接下来B4犯规使球成球,这是B4的第5次犯规,在裁判员与记录台联系时,球员立刻走向各自的球队席,而没有等裁判员鸣哨给予一个暂停周期。

解释:

当比赛计时钟停止后,球员意识到已请求了暂停,虽然暂停周期还没有正式开始,允许他们去各自的球队席。

陈述5:

如果裁判员发现场上同一球队的队员超过5名,只要不置对方于不利,应立即予以纠正。

如果裁判员或记录台工作人员正确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一名队员非法进入了场地或停留在了场上,因此,裁判员令该队员立即离开场地,并判该队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录B)。教练员有责任确保替换正确地完成,被替换的队员也应在被替换后立即下场。

例:

比赛正在进行,这时发现A队在场上的队员多于5名。

(1) 发现此问题时,B队(场上有5名队员)正在控制球。

(2) 发现此问题时,A队(场上多于5名队员)正在控制球。

解释:

(1) 除非置B队于不利,比赛应立即停止,非法进场(或逗留场上)的球员必须离场,并判A队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录B)。

(2) 应立即停止比赛,非法进场(或逗留场上)的球员必须离场,并判A队教练员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相应的栏内记录B)。

陈述6:

发现某队超过5名队员参与比赛,非法参与比赛的A5在场上得分或被判罚了犯规,所有的得分和宣判的犯规都有效。

例:

裁判员发现A5是A队作为第6人非法上场比赛的球员。

(1) 宣判了A5犯规后停止了比赛

(2) A5投篮命中后停止了比赛

(3) 宣判了B5对正在投篮的A5的犯规(球未投中)后停止了比赛

解释:

(1) A5的犯规被视为场上的队员犯规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2) A5投篮命中有效

(3) B5犯规所造成的罚球将由A队教练指派犯规时在场上的其他任一队员执行

陈述7:

第18和19条阐明了替换(或暂停)机会的开始和结束。希望教练员们清楚这些规定,并在恰当的时候做出请求,如果在第18和19条规定的合理机会之外请求了替换或暂停则不被准许。

例:

教练员跑向记录台大声地请求替换(或暂停),这时一次替换(或暂停)的机会刚好结束,记录员做出反应并错误地发出了信号,裁判员鸣哨中断了比赛。

解释:

因为裁判员鸣哨,成球,比赛计时钟停止,正常情况下可以请求替换(或暂停)。然而,由于请求太晚,替换(或暂停)不予准许,比赛应立即恢复。

第24条 运球

陈述:

如果一名队员故意地将球掷向篮板(不是试图合法投篮得分),这种行为被视为如同该队员把球掷向地板上一样。在球触及(或被触及)另一队员之前该队员触及球,这将和运球失去球后再次触及球一样。

例1:

A4把球掷向篮板,在球触及另一场上球员前再次拿到球,但没有运球。

解释:

A4拿到球后(球在其手中静止)可以投篮或传球但不能再次运球

例2:

A4结束运球,既没有继续运动也没有静止站立,而是把球掷向篮板,并在球触及另一球员前拿到了球。

解释:

A4两次运球违例。

第28条 8秒钟

陈述1:

8秒钟规则是基于一名裁判员自主计算8秒运用的,如果裁判员的计算和24秒钟装置有出入,以裁判员的计算为准。

例:

A4在A队的后场运球,裁判员宣判其8秒钟违例,24秒钟装置显示仅过了7秒钟。

解释:

裁判员的决定是正确的,裁判员有权单独决定8秒钟的结束。

陈述2:

如果8秒钟计时被后场的一次跳球而带来交替拥有中断,控制球队获得掷球入界的球权,该队的8秒钟将从中断处继续。

例:

A队在后场控球5秒钟时,发生争球,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 A队掷球入界。

解释:

A队只剩3秒时间使球进入前场

第29条 24秒钟

陈述1:

当一次投篮尝试临近24秒钟周期结束,球在空中时信号响起,如果球碰到篮板或未触及篮圈,就发生了24秒违例,除非紧接着对手获得并控制球权。

例1:

A5投篮,球在空中,这时24秒钟装置信号响起,球触及篮板然后落到地板上滚动,B6先触及了球然后A6触及球,最后由B7控制了球。

解释:

这是一个24秒违例。因为球未触及篮圈并没有被对方控制,B队将获得在端线外靠近违例就近的地点(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掷球入界。

例2:

A5投篮,球触及篮板但没有触及篮圈,球反弹后B5触及球但没有控制球,然后A4控制球,这时,24秒钟装置响起。

解释:

24秒违例。当投篮的球没有触及篮圈并又被投篮的球队重新控制球时,24秒计时钟继续。

例3:

在24秒周期将要结束时,A4一脚或双脚着地投篮,球被B4合法封盖,接着24秒信号响起,然后B4对A4犯规。

解释:

24秒违例发生,B4的犯规被忽略,除非是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或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判给B队在投篮就近地点的界线外掷球入界。

例4:

A4投篮,球在空中,这时24秒信号响起,球未触及篮圈,然后宣判了A5和B5的争球。

解释:

24秒违例发生。B队没有立即控制球权,但判给B队将在边线罚球线延长线外掷球入界。

陈述2:

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一个控制球队执行掷球入界,此球队的24秒连续计算。

例1:

A队控制球,24秒周期还剩10秒钟时发生了争球,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掷球入界的球权判给:

(1) A队

(2) B队

解释:

(1) A队的24秒周期仅剩10秒。

(2) B队将获得一个全新24秒周期。

例2:

A队已控制球,24秒周期还剩10秒钟时球出界,两裁判员对在球出界前A4还是B4最后触及球意见不一致,或裁判员不能确定在球出界前是谁最后触及球,作为交替拥有的结果掷球入界的球权判给:

(1) A队

(2) B队

解释:

(1) A队的24秒周期仅剩10秒。

(2) B队将获得一个全新24秒周期。

第31条 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

陈述1:

当投篮球或罚球在篮圈上方时,如果一队员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则为干涉得分。

例:

A4执行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在球触及篮圈前,B4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

解释:

B4非法触球造成干涉得分违例,判给A队1分。

陈述2:

当传球或篮板球反弹在篮圈上方时,如果一队员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是违例。

例:

传出的球在篮圈上方时,A4从下方伸手穿过球篮触及球。

解释:

发生了一般的违例(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判给B队在违例地点就近的端线外掷球入界(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并给予一个全新的24秒周期。

陈述3: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时,球触及篮圈,如果在球进入球篮前被任一队员合法触及,球就改变了它的性质变成了一个2分的投篮。

例:

在最后一次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时,球触及篮圈弹起,这时B4试图把球拍掉,可球进入了球篮。

解释:

因为球已被合法触及,罚出的球的状态已改变为2分试投,将判给A队得2分。

陈述4:

如果尝试投篮,当球上升时一队员触及球,所有干涉得分和对球干扰的限制都适用。

例:

A4投篮,球在空中,被B5(或A5)触及后继续上升,在下落飞向球篮时:

(1) 被A6触及

(2) 被B6触及

解释:

球在上升阶段被B5(或A5)合法触及没有改变球的性质,然而,接下来在球下落阶段被A6或B6触及则是违例:

(2)判给B队掷球入界

(2) 判给A队得2分或3分

陈述5:

投篮时,防守球员使篮板支架或篮圈晃动,根据裁判的判断,此举是为了阻碍球中篮,则被认为是干涉得分。

例:

A4在比赛临近结束时三分试投,球在空中,比赛计时钟发出了比赛结束的信号,然后B4的行动使篮板支架或篮圈晃动,根据裁判的判断,此举是为了阻碍球中篮。

解释:

即使比赛计时钟发出比赛结束的信号,球还是活球,因而发生了干涉得分违例,判A队得3分。

第35条 双方犯规

陈述:

无论何时,两个裁判几乎同时的判罚相抵触或有取消得分时,不判给得分。

例:

A4做投篮动作,B4和他发生了身体接触,球中篮,前导裁判宣判A4进攻犯规,因而投中无效。追踪裁判宣判了B4防守犯规,因此中篮有效。

解释:

双方犯规,中篮无效。

第38条 技术犯规

陈述1:

当一名裁判员对一名队员的行为进行了警告,如再次违犯可判技术犯规,此警告还要通告该队教练员,此警告在比赛的剩余时间里对所有该队人员均适用,裁判员的警告只有当停止比赛计时钟且球成球时给予。

例:

一名A队人员因下列行为被警告:

(1) 干涉掷球入界

(2) 拍巴掌抗议对手投篮命中

(3) 不道德的行为

(4) 如果再犯将被判技术犯规的任何其它行为

解释:

此警告要通告A队教练员,此警告在比赛的剩余时间里对所有A队人员均适用

陈述2:

在比休息期间判一名有资格参赛的队员技术犯规,该队员又兼任该队教练员,判该队员一次队员技术犯规,该犯规要记在随后一节的全队犯规中。

例:

A4是A队的教练兼队员,A4因下列的行为被判技术犯规:

(1) 在赛前或半场结束后准备活动时把身体吊在球篮上

(2) 比赛休息时的不道德行为

解释:

(1) 和 (2) 情况均判A4一次队员技术犯规,该犯规要记在随后一节的全队犯规中,也要作为A4个人累积犯规记录。

陈述3:

队员正在做投篮动作,防守队员不能用手妨碍投篮队员的视野、大声喊叫、用力跺脚、在投篮队员附近拍巴掌等行为影响投篮队员,这些行为的结果造成对投篮队员不利,则判技术犯规;若没有造成对投篮队员不利,则警告。

例:

A4正在做投篮动作,这时B4试图采用大声喊叫或用力跺脚来使A4分心,投篮的结果是:

(1) 成功

(2) 失败

解释:

(1) 给B4一次警告,并通告B队教练员,此警告在比赛的剩余时间里对B队所有队员的相同行为均适用

(2) 判B4一次技术犯规.

陈述4:

如果判了一队员5次犯规后该队员又上场比赛,一经发现没有参赛资格的球员非法参与比赛,只要不使另一队处于不利,立即判罚。

例:

在判了B4第5次犯规之后,B4已知道自己不再是合格参赛的球员,稍后,B4作为替补进场比赛,B4非法参与比赛被发现:

(1) 在比赛重新开始球成活球前

(2) 球已成活球且A队控制球

(3) 球已成活球且B队控制球

(4) B4进场后,球成球

解释:

(1) B4 应立即退出比赛,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2) 比赛应立即停止,除非置A队于不利,B4 应退出比赛,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3) 和(4) 比赛应立即停止,B4 应退出比赛,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陈述5:

如发现一名被判5次犯规而失去参赛资格的队员又上场比赛,并在被发现前得分、宣判了犯规或被对方犯规,所有的得分有效,犯规被视为队员犯规。

例:

在判了B4第5次犯规之后,B4已知道自己不再是合格参赛球员,稍后,B4作为替补进场比赛,B4非法参与比赛被发现:

(1) B4 投篮得分后

(2) B4 被判犯规后

(3) B4 被A4犯规(全队第5次犯规)后

解释:

(1) B4 投篮得分有效

(2) B4的犯规被视为场上队员的犯规

(3) 应判给B4的2次罚球由B4的替换者执行

有关(1)、(2)、(3) 发生的相关行为处理完后, 判B队教练一次技术犯规(在记录表的相应栏内登记B)

陈述6:

如果判了某队员第5次犯规而没有发现是该队员的第5次犯规,该队员不再有资格在场上比赛,但该队员留在场上(或重新替换上场)比赛,一经发现,该队员要立即被替换(不要使对方处于不利),对该队员非法在场上比赛不予处罚,如果该队员在场上得分、被宣判犯规或被对手犯规,所有得分有效,犯规则被看作是场上队员的犯规。

例:

A10请求替换A4,随后A4犯规,球成球,A10上场比赛,裁判员没有意识到这是A4的第5次犯规,过后,A4替换上场,在下列情况下发现A4已没有资格参赛:

(1) 比赛计时钟开始计时后,且A4作为队员上场比赛.

(2) 在A4投篮命中后

(3) 在A4对B4犯规后

(4) 在B4对A4犯规后

解释:

(1) 只要不使B队处于不利,应立即替换A4,不对A4的非法参赛进行判罚。

(2) 投篮得分有效。

(3) A4的犯规被看成是场上队员的犯规,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4) B4的犯规视为对场上队员的犯规,替换A4上场的队员将执行2次或3次罚球

第39条 打架

陈述:

如果某队在打架或将要打架时控制球,该队在重新开始比赛后的24秒要连续计算,

例:

A队控球20秒钟时,场上有导致打架的情况发生,裁判员在把离开球队席区域界限的双方人员判罚取消比赛资格

解释:

在打架前控制球的A队被判给在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线外掷球入界,他们的24秒周期仅剩4秒。

第42条 特殊情况

陈述1

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在同一个停止比赛计时钟片断内,需执行多个判罚。裁判员应特别注意违例或犯规的顺序,以便决定哪些罚则要执行,哪些罚则要取消。

例1:

A4跳起投篮,球在空中,24秒装置信号响起,A4还在空中,B4对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且:

(1) 球未触及篮圈

(2) 球触及篮圈但未中篮

(3) 球中篮

解释:

以上三种情况,B4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不能被忽略

(1) A4在投篮时被B4犯规(罚则:2次或3次罚球和A队随后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外掷球入界的球权),其后,A4使球24秒违例(罚则:B队在罚球线延长线外掷球入界)。判给A4执行2次或3次罚球,但随后A队的掷球入界权利被取消,因为这不是被执行的最后的罚责。比赛将由B队在罚球线延长线的边线外掷球入界重新开始比赛。

(2) 没有发生24秒违例,判给A4执行2次或3次罚球和A队随后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外掷球入界的球权

(3) 没有发生24秒违例,A4得2分或3分并追加一次罚球,以及A队随后记录台对面中线延长外掷球入界的球权

陈述2:

如果在罚球时判了一起双方犯规,或在罚球时宣判了罚则相抵消的犯规,登记犯规而罚则被以消。

例1:

判给A4执行2次罚球,在第一次罚球后,判A5和B5双方犯规。

解释:

登记A5和B5的犯规,其后,A4执行第二次罚球,比赛就像没有发生双方犯规而只有罚球一样重新开始。

例2:

判给A4执行2次罚球,在第一次罚球后,判A5技术犯规随后判了B5技术犯规

解释:

登记A5和B5的技术犯规,在A4执行完第2次罚球后,比赛就像正常的罚球那样重新开始。

例3:

判给A4执行2次罚球,两次罚球均成功,在最后一次罚球,球成活球前:

(1) 判了A5和B5的双方犯规

(2) 判了A5和B5的技术犯规

解释:

在(1) 和(2) 的情况发生后,分别登记双方队员的犯规,其后,在最后或仅有的一次罚球成功后比赛从端线后掷球入界重新开始。

第46条 主裁判员:职责和权力

陈述:

在一场常规的篮球比赛中,极有可能出现国际篮联篮球规则和国际篮联官方解释所未明确涉及的情况,主裁判根据他个人判断,依靠平等竞赛原则和规则精神,有权做出处理决定,一般地,这被称为主裁判员的“弹性权力”。

例:

在比赛的最后2分钟,A队投篮后,球滚出,远离球场。

解释:

在正常的比赛情况下,裁判员要鸣哨停止比赛计时钟,比赛计时钟停止,球成球后,双方要登记的暂停和替换将被允许,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适用。在第4节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投篮命中后,如果这时一裁判员鸣哨,将把掷球入界的队置于不利,因为那样会给得分队替换和请求要登记暂停的机会。因此裁判员不要鸣哨,因为那样会打断比赛。

篮球比赛的24秒违例犯规是指什么意思

指队员在比赛中违反规则的行为,含有与对方队员的身体接触或违反体育道德的举止。包括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两类。对犯规的队员要进行登记,随后按规则的有关条款进行处罚。在2×20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五次;在4×12分钟的比赛中,一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达六次,得到通知后必须自动退出比赛。

违例

比赛中,队员有违反规则的行为但未造成犯规,叫做“违例”。包括带球跑、非法运球、拳击球、脚踢球、球回后场、攻防中的干扰球、三秒钟、五秒钟、十秒钟、三十秒钟以及使球出界和掷界外球、罚球、跳球时违反规则等。对各种情况的违例均有不同的处理和罚则。

侵入犯规

指球进入比赛状态,活球或球时与对方队员非法接触的队员犯规。

依据是:

⑴每个队员都有责任尽可能避免发生身体接触;

⑵任一队员只要在占位时不发生身体接触,都有权占据没有被对方队员占据的位置;

⑶如果发生了身体接触的犯规,应由造成身体接触的队员负责。比赛中,队员不准通过伸展臂、肩、髋、膝或过分弯曲身体成不正常的防守姿势或占据不合法的防守位置,以阻挡、阻挠、推人、撞人、绊人来阻碍对方行进。除了抢球附带地接触了对方持球人的手以外,不准用手触及对方。裁判员根据规则对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犯规进行相应的判罚。动作粗暴或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予以警告或立即取消其比赛资格。

双方犯规

指比赛双方2名队员同时互相犯规。在登记犯规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双方犯规队员在最近的圆圈内跳球重新开始比赛。如果双方犯规的同时投球命中得分,由得分队的对方队员在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当一起双方犯规和另一起犯规同时发生时,登记每一犯规并按罚则处理后比赛重新开始。

技术犯规

指队员违反运动道德的行为与对手未发生身体接触的犯规。漠视裁判员劝告,同裁判员谈话、接触没有礼貌,或使用不尊敬的语言和举动戏弄对方及故意延误比赛等,均判作“技术犯规”。场上队员技术犯规,由对方罚球两次。犯规性质严重或坚持不改者,则取消比赛资格。场外教练员、替补队员技术犯规时,由对方罚球两次。无论罚中与否,都由罚球队在边线中点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教练员在一场比赛中有两次技术犯规或由于其本人、助理教练、替补队员或任何与球队有关人员违反运动道德,累计被判三次技术犯规,则取消该场比赛资格,并责令其离开球场,由助理教练员或队长代理其职务。

全队七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的每半时(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一个队的队员侵人犯规和技术犯规累计达七次后,再发生犯规,均判给对方两罚球。若是控制球队的队员犯规时,则登记该队员一次犯规后,由对方在就近边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84年在慕尼黑会议上修定并开始执行。在此之前执行“全队七次犯规”执行一加一罚球规则。

五次犯规

在2×20分钟赛制比赛中,队员侵人犯规或技术犯规共达五次者,必须自动退出比赛,由同队队员替补继续比赛。

球回后场

也称“回场球违例”。当控制球的队球已进入前场后,不得使球回后场;否则判违例。这一限制适用于前场掷界外球、抢篮板球和抢断球时。宣判球已回后场,有三种情况:⑴球进入后场前最后触球;⑵球已触及后场;⑶该队队员首先触及球,球已触及后场。由防守队在中线界外延长线处骑跨站立掷界外球。

三秒钟规则

比赛中,控制球一方的队员(徒手、持球或运球)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三秒钟,即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端线掷界外球。限制区的各线都属于限制区的一部分,队员触及任何一条线都算位于限制区内。三秒钟的限制在所有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均有效。当投篮的球正在空中、抢篮板球或球时,不受三秒钟规则限制。

五秒钟规则

以下三种情况均判五秒钟违例:

⑴比赛中,持球队员在五秒钟内未传球、投球、滚球或运球时;

⑵掷界外球时,队员从他可处理球起,五秒钟内未将球传给场内队员时。以上两种判给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⑶罚球队员得球后在五秒钟内未进行投篮,判取消该次罚球权。

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进攻队从后场控制活球开始,必须在十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否则将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继续比赛。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48年在伦敦会议上制定并开始执行。1961年后一度取消。1973年重新恢复。从2000年起,又将十秒钟改为七秒钟。

三十秒钟规则

比赛中,一个队在场上控制活球时,必须在三十秒钟内投篮,否则被判违例,由对方在就近边线掷界外球。如在三十秒钟内球被对方打出界外,不应重新计算三十秒钟,该队掷界外球入场后,必须在三十秒钟的剩余时间内完成投篮;裁判员为了保护受伤队员而中止比赛,并由原控制球队掷界外球,三十秒钟要连续计算。此规则由国际篮联于1956年在墨尔本会议上讨论通过,并于1957年开始执行。从2000年起,又将三十秒钟改为二十四秒钟。

带球跑

也称“持球移动”。比赛中,持球队员合法停步后,已确定了中枢脚,可在投篮、传球时提起,但必须在落地前将球出手;开始运球时,在球离手前,中枢脚不准离地。否则两者均判违例,由对方在边线掷界外球。

干扰球

比赛中,队员对球篮上空的球进行干扰,即判违例。

包括:

⑴在投篮时,当球在飞行中下落,并完全在篮圈水平面之上时,进攻或防守队员不可以触及球;

⑵当球在球篮中时,防守队员不得触及球或球篮;

⑶当投篮的球接触篮圈时,进攻或防守队员都不得触及球篮或篮板。其罚则是:如攻方违例,不得分,并将球判给对方在罚球线的延长边线外掷界外球。守方违例,判给投篮队员得2分。如在3分投篮区投篮,则判得3分。由守方在端线后掷界外球重新开始比赛。

中枢脚

指获球队员与地面保持接触作轴的脚。规则规定,队员双脚着地接到球,可以用任一脚作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在移动或运球中接到球,可以按下列情况停步并确定中枢脚:如果一脚正接触地面,另一脚一接触地面时,原先那只脚就是中枢脚;如果双脚分先后着地,先着地的脚为中枢脚;如果双脚离地且双脚同时着地,则任一脚都可以做中枢脚。一脚抬起的一刹那,另一脚就成为中枢脚;一脚着地,队员可以跳起那只脚并双脚同时着地,则哪只脚都不是中枢脚。在比赛中,如持球突破、运球转身、原地投篮、急停跳投、转身投篮以及传球等技术的应用,都必须确定中枢脚。

进入比赛状态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进入比赛状态:

⑴裁判员进入圆圈执行跳球或进入罚球区执罚;

⑵在掷界外球的情况下,当队员站在掷界外球地点可处理球时。

球成活球

比赛中,下列情况表明球成活球:

⑴跳球中,球到达最高点后被一名或双方跳球队员合法拍着时;

⑵裁判员将球递交给罚球队员,该队员可处理时;

⑶掷界外球,球接触场内队员时。

球成球

比赛中,场上发生任何违例、犯规、争球等情况而裁判员鸣哨时,即为“球”,计时员立即拨停计时钟。当球中篮时也为球,但只在比赛最后2分钟和任一决胜期的最后2分钟内停止计时钟。

阻挡

侵人犯规的一种。指在比赛中因阻止对方队员行进的身体接触而造成的犯规。如防守队员双脚同时着地,也面对对手,但两脚距离过宽,如持球队员撞及防守队员的腿部,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持球队员突破腾空时,防守队员未占据通道,待持球队员腾空后才移至通道,如发生冲撞,应判防守队员阻挡犯规。

垂直性原则

比赛时,队员有权拥有他在场内的地面位置以及其上空(圆柱体)活动。系保护队员在其所占之地面和垂直上空的空间。是判断是否侵人犯规的依据之一。当队员违反这一原则而与对方发生身体接触,即有可能被判为犯规。如防守队员超出他的圆柱体将胳臂放在进攻队员上方,以阻止其垂直起跳或投篮而发生身体接触时,判防守队员侵人犯规;进攻队员倚在位于背后进行合法防守的队员身上做投篮动作,从而失去垂直位置并造成身体接触,判进攻队员撞人犯规。

罚球

比赛中对队员犯规的一种判罚。队员在罚球线后不受阻碍的情况下投篮,是篮球比赛得分的组成部分。罚中得1分。以下情况取消罚球队员的该次罚球权:⑴罚球时脚踩罚球线;⑵在球未触及篮圈前过早地进入罚球区;⑶在五秒钟规定时间内球未出手;⑷投出的球没有触及篮圈。比赛中,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对比赛胜负影响很大,故已为篮球运动技术训练内容之一。

争球

比赛时,当双方各一名或多名队员各用手紧握住球(不是采用粗野动作),任何一方无法单独抢到球时,判为争球。由双方争球队员在就近的圆圈内跳球,继续比赛。遇特殊情况的争球,如双方队员同时使球出界,或裁判无法判定是谁使球出界,应由两个有关队员在就近圆圈内跳球。当比赛中球停在篮圈的支颈上时,就在罚球线上由双方任一队员跳球。

跳球

用于比赛开始或在比赛中发生争球时。双方各一名队员站在圆圈内,由裁判员将球垂直抛起,在球到达最高点后由跳球队员进行拍击。每一跳球队员只能拍球两次。非跳球队员在球被跳球队员拍击前站在圆圈外,待跳球队员拍击到球后方能抢球。如双方跳球队员均未拍到球而球已触及地面,应重新跳球。

决胜期

比赛时间终了双方相等时,延长5分钟继续比赛,称为“决胜期”。必要时可延长几个5分钟,直到分出胜负为止。第一个决胜期前,两队应重新选择球篮。以后每增加一次都应互换一次球篮。每个决胜期前休息2分钟,开始时在中圈跳球继续比赛。比赛中每队可请求暂停一次。决胜期是下半时的继续,故全队七次犯规规则继续适用。

暂停

是教练员在比赛中直接向队员布置新的作战计划,解决临场关键性问题的机会。规则规定,对于2×20分钟的比赛,每队上半时允许请求两次暂停,下半时允许请求三次暂停;对于4×12分钟的比赛,每队每半时(两节)的比赛时间内允许请求三次暂停,上、下半时不得挪用。每一决胜期也允许一次暂停。每次暂停的时间为1分钟。教练员请求暂停时必须亲自到记录员处,做出规定的手势,明确提出暂停要求。如比赛场有电动装置,则不必离开席位,可使用电动装置请求暂停。记录员在球成球并停止比赛计时表时,利用信号立即通知裁判员。

换人

也称“替换”。指替换场上队员。替换队员时,替补队员应向记录员报告被替换队员的号码,坐在替补队员席上做好替换的准备;待替换信号发出后,经裁判员允许方能入场参加比赛。无论一次替换几名队员都应尽快进行,如无故延误时间,宣判该队一次暂停。替换五次犯规队员,被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队员和因受伤不能参加比赛的队员,要在1分钟内完成。

掷界外球

指比赛中某队获得控球权重新开始比赛的方法。有端线、边线和中场线延长线外掷界外球三种。掷界外球的队员不得违反下列规定:在可处理球时,不得从裁判员的指定地点横向移动超过大约1米;在球未接触另一队员前在场内与球接触;在球离手前时间超过5秒钟;球离手时脚踏场地;球离手后球越过篮板传给场上另一队员;球触及界外或停留在篮圈支颈上,或进入球篮;同队队员在对方限制区内停留超过3秒钟等。违反上述规定,将球判给对方在原掷界外球地点掷界外球。

控制球

指队员拿着或运着活球、或当掷界外球队员可处理球时,为队员控制球;该队的队员控制球,或球在同队队员之间传递为球队控制球。只有当对方控制球、或球成球后,该队才失去对球的控制。篮球比赛对控制球的争夺很激烈,某一队员、队获得控制球,表明这个队由防守转为进攻。每次控制球时间为三十秒钟,都有投篮得分或获得两次和三次罚球的机会。

篮球比赛中有哪些常见的犯规和规则的阐述

进攻时:

1、回场

本方带球过中线后又回到自己的半场

2、走步

双手持球走三步以上

3、带球撞人

防守球员站稳位置后将其撞倒。

4、三秒违利

在防守方的三秒区中站过三秒

5、24秒违利

本方进攻时必须在24秒内将球击中篮框或打进

6、8秒违利

本方进攻时必须在8秒内将球运至前场

防守时:

1、打手犯规

对方运球时或投篮时打中对方的手

2、阻挡犯规

在阻挡对方运球或跑位时的犯规,由裁判掌握

3、干扰球

在对方投篮后,球在篮框上的空间下落时碰到篮球时及判对方进球有效

4、三秒违利

在自己的三秒区站三秒以上

知道这些对一般玩篮球的人来说就够用的了,篮球毕竟是一个大家消遣的运动要在其中找到乐趣,不要一味追求胜利,抱着这个心态犯规的几率就会减小!

篮球比赛中3秒、5秒、8秒、10秒、24秒、30秒违列是怎么规定的?

10秒、30秒规则是原来老规则中使用的,国际篮联为了与NBA减少规则差异,用8秒、24秒替代了它们。

24秒钟规则:进攻球队在场上控球时必须在24秒钟内投篮出手(NBA、CBA、CUBA、WNBA等比赛均为24秒。

8秒钟规则:球队从后场控制球开始,必须在8秒钟内使球进入前场(对方的半场)。

5秒钟规则:持球后,球员必须在5秒钟之内掷界外球出手,FIBA规则规定罚球也必须在5秒钟内出手。

3秒钟规则:分为进攻3秒和防守3秒。

进攻3秒:进攻方球员不得滞留于3秒区3秒以上。

防守3秒:当某防守方球员对应的进攻方球员不在3秒区或者3秒区边缘、且彻底摆脱防守球员时,防守方球员不得滞留禁区3秒以上。

扩展资料

篮球比赛里,既不属于侵人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取消比赛资格的犯规,也不属于技术犯规的违反规则的行为·违例一般指非直接针对对方球员而做的违反条例规则的事,一般不会记录在次数上也不累计,一般会判给对方发界外球。

参考资料违例_百度百科

篮球比赛持球多少秒犯规?

你问的是持球吗?如果是持球的话,有下列几种情况为持球违例:

1、在后场持球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不能超过八秒。

2、开边线球及罚球时,裁判递交球后,持球时间不能超过五秒。

3、当队员在场上持球时,被对方队员严密防守时,持球时间不能超过五秒。也就是说被严密防守后,在五秒钟内没有做传、拍、运及投篮的动作,即违例。

如果违反了上述规定都称为违例。但不是犯规。违例与犯规是有区别的。这样解释不知你能明白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中国打球还是要参照国际篮联的规则,NBA只有在美国适用,而NBA的规则与国际篮联的规则有着很大的区别,时间长了,有时会把两者混淆在一起,你能同意我的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