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甲A联赛取消降级-2002甲a揭幕战视频
1.当年甲A为什么有“输球晋级”一说?输球怎么还能晋级呢?
2.广州足球的历史是怎样的?
3.中国有多少只中超球队?
4.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历史
当年甲A为什么有“输球晋级”一说?输球怎么还能晋级呢?
当年甲A出现“输球晋级”的原因源于足协的规则漏洞。
2003年11月份,中国足协出台了一项冲超捆绑式积分公式:02年联赛名次乘以0.5,加上03年名次,以此筛选谁冲超成功。经过研究发现,这个公式有明显漏洞。2003年末代甲A最后一轮,重庆VS青岛,天津VS中远,根据此规则,陕西国力已经铁定降级,重庆和天津争夺最后一个中超名额。
最后一轮前,重庆的总名次已确定,他们如果输给青岛,而天津不胜上海中远,青岛名次就刚好压过天津,这样重庆就能保级成功。结果,重庆前15分钟就连丢三球,最终1比3如愿输给青岛。
但天津却顽强地以2比1力克上海中远,重庆降入中甲,要知道,上海中远因为本场失利丢掉了末代甲A冠军。
由于中国足协在设置“中超积分名次捆绑制”时出现漏洞,导致重庆力帆居然要最后1轮,输给青岛后才能保级,在与青岛队踢了一场默契球后,力帆果然主场落败;因上海国际在获胜就可以拿到末代甲A冠军的情况下主场输给天津队,使天津队保级成功,力帆则输球输人黯然降级。
扩展资料
输球才能保级!这说明中国足协两年前制订的“中超积分名次捆绑制”有漏洞。去年甲A名次乘以0.5加上今年的甲A名次,这就是丈量“生”的中超名次。
由于去年重庆排第6(中超积3分)而四川排第14(中超积7分),所以四川要压倒重庆必须在今年的甲A中高出重庆4个名次。而正是“名次”惹了祸。像上面假设的,最后一轮四川赢了北京积分涨了但名次没有上升,同时重庆如果赢了则有可名次超过北京,这样反而缩小了四川与重庆的“名次差”。
所以届时完全有可能出现某支球队用输球的办法来遏制保级对手名次上升的现象。这就是足协出台的“中超积分名次捆绑制”的漏洞——以名次而不是积分来论中超的排名。“中超积分名次捆绑制”的这种漏洞还有好几处,涉及的也有好几支球队,而这将会导致甲A最后几轮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百度百科--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
百度百科--足协七君子
广州足球的历史是怎样的?
在太阳神抽身而去之后,广州足球命运飘摇。吉利入主又迅速离去,在受让股份的情况下拉香雪入伙,以“嫁女陪嫁妆”的方式让日之泉接手。没有政府支持的广州足球,陷入孤苦伶仃无人要的最凄凉境地。直到政府强势介入后,广州足球终于结束了那种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求存的历史。
拿不到政策只有转头离去
在2001年太阳神退出以后,历史把浙江的吉利集团推到广州足球的风口浪尖。在.接手广州队后,这一年吉利差点冲上甲A。但是在短暂的一年投入了2000多万后,吉利集团始终没有拿到他们想要的政策于是黯然离去。
广州足球俱乐部又一次进行了重组。为了招揽下一个东家,足协方面使尽浑身解数,最终把香雪集团请了进来,但条件有点苛刻——香雪集团800万冠名,还无偿占有了俱乐部30%的股份。对此,一位广州足球的名宿冷笑着评价:“以后广州足球一旦再转让,如果是1000万,那不是要再送300万给香雪?香雪做的真是一笔好生意啊!”道理谁都懂,广州市足协的一位负责人在完成转让以后大吐苦水:“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其中利害啊?但有什么办法?现在是求着别人来接手,没人要啊!”
香雪做了一笔价廉物美的买卖,广州足球的投入也进入了历史最低谷。2002年的甲B联赛取消了升降级,广州队在甲B联赛中垫底,到年底一结算,800万的冠名费用居然还有300万剩余。500万,这恐怕是中国一个甲B俱乐部一年花费的创纪录的最低费用,球员不满意,“没有赢球奖,仅靠每个月的工资,我们喝西北风去啊。”就是这一年,香雪基本上奠定了广州队未来几年的工资基础,一线球员的工资从两千元到八千元,没有赢球奖,他们瞬间变成了工薪阶层,唯一的好处是,与其他的甲B俱乐部纷纷闹出拖欠工资的新闻相比,广州队的队员总能准时领到他们的工资。
越秀山陷入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一场比赛居然只有几百人在观看,球票开始卖10元,后来在开赛前随便花上两块钱就能买到一张票,再到后来,大门敞开,大家随便进来吧,反正进来的人也不多。面对如此情况,香雪集团非常不满意:“这样搞下去有什么意思?球迷都不愿意来看球了!”
但是,香雪集团在2003年却眉开眼笑,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香雪集团药的销量节节上升,他们这一年的销售额排在全国医药厂家的第36名!这就是足球载体的广告威力,没有2002年的冠名,有多少人知道香雪集团是干什么的?与此相对应的数据是,2003年,受非典影响最重要的中南、华北成了感冒药投放的重灾区,投放额分别为3279.58万元和2493.24万元,各种品牌的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中药产品一拥而上,纷纷投身到规模庞大的广告热潮中去,而香雪,却坐拥冠名广州足球之利,事半而功倍。
这两年对于广州足球来说,等于又回到了起点,香雪只起到一个赞助商的作用,广州俱乐部的全称为广州足球俱乐部,总经理还是广州市足协的秘书长杨旭,职业联赛打了十年,把广州足球又打回了原形。所谓纯而又纯的市场足球,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碰得焦头烂额。这时的彭伟国已经退役回到广州,他坚持着有时间就在天河体育中心去跑步,但是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他一声长叹:“这样下去,广州还有谁愿意踢球?辛辛苦苦踢那么多年,就算踢到一线队,像香雪的球员一年只拿这么多钱,有什么吸引力?”
广州足球界焦急万分,他们提到最多的是政府支持,没有政府支持,广州足球根本没有翻身的希望。唯一值得庆幸的是,2003年的广州队进行了人员的大调整,取得了甲B联赛的第三名,比起2002年的副班长地位,总算有个交代了。
2003年的第三名,加上每场比赛都有两万多观众捧场,看起来广州足球是逆流而上。一家本地媒体找到俱乐部一位负责人:“我们想做一个专题,我们广州足球为什么能风景独好,你给我说说吧。”负责人说:“不好不好,你知道我们每场比赛买票进场的有多少人?区区200人啊!”这位记者走的时候,负责人千叮嘱万吩咐:“兄弟帮帮忙,千万别写出去啊,影响不好啊!”
无人问津只好“嫁女送嫁妆”
香雪时代的两年,虽然时世艰难,可广州足球总算是平稳过渡,队员们虽然赚不了什么钱,可总算能准时领到他们的工资,但是到了2003年底,广州足球又一次到了十字路口。
原因来源于中国足协的规定,俱乐部属于体育局的股份必须剥离,也就是说,广州市体育局必须把手中70%的股份卖出去,重新给广州足球找一个东家。
一出好戏上演了,广州足协先是开价2500万,但其中包含价值1000多万元的基地,以甲B联赛第三名的成绩来说,这个价格并不高——广州足协是这样认为的,但现实之残酷还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本来和香雪制药合作的两年也算愉快,所以广州市足协方面本来希望香雪集团能够接手广州足球,但是香雪似乎和广州足球缘分已尽,一直按兵不动。香雪不急,可是广州市足协急,除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表示了一定的意向之外,几乎没有人问津。拖得实在没有办法了 ,广州市足协又只能做出了零转让的方案,即接手企业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得到广州香雪队的一、二、三线队和中甲的参赛资格,令人心酸的是,零转让还是没有人要。
这是广州足球最凄凉的一个时刻,队员们都人心惶惶,因为广州市足协的确向他们透露过这样的风声:“我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真的没人接手,那只能解散了!”在如此情形下,有的本来已经有广州的一些大学学籍的球员真的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做一个真正的学生。
在无奈之中,广州市足协只能上演“嫁女送嫁妆”的好戏,终于打动了与广州市足协合作了两年搞乙级队的东莞日之泉集团。他们答应接手广州香雪队,但条件自然也苛刻,除了零转让之外,广州市足协还必须在外援和教练的引进、训练和比赛场地的使用、球员宿舍的租赁等多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有人评估,这笔费用其价值也不低于300万元。对广州足球而言,这是一次货真价实的城下之盟,但广州足协又无可奈何,要想参加中甲联赛,广州市足协必须彻底退出足球俱乐部的股份。在求人接手的情况下,只能将球队像垃圾一样甩出去。那70%的广州市体育局的股份最后卖了多少钱?一元,这就是当时广州足球的价值!
与日之泉集团签定城下之盟后,广州足球进入了日之泉时代。广州队仍然能保持在中甲联赛的前四水平,但是离冲进中超的希望却越来越远。实际上,对于日之泉能搞多长时间的担心从日之泉接手的时候起就有,一位在广州足球界工作过多年的资深人士就担忧:“像香雪、日之泉这样的民营企业,他们投资足球两年就已经达到了自己的广告目的,我们做过研究,像中甲的知名度,特别适合区域性的品牌去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但是一旦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会考虑继续投下去值不值得。所以日之泉会不会继续搞下去,能继续搞多长时间,我们都没有底。说到底,足球就是一门生意。”这样的猜测的根本意思就是说,日之泉没有太多钱,而足球属于特别烧钱的行当,对于这个猜测,林勤说:“谁说我们没有钱?我们日之泉的水扔出去,能把说这些话的人全部砸!”
完不成任务只有请你走开
话虽如此说,随着广州队在2004年和2005年的中甲联赛的碌碌无为,广州市体育局和日之泉的矛盾日渐突出,尤其是广州市体育局一直对日之泉的冲超态度有疑问。为了冲超,2005年,广州市体育局对日之泉的支持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广州队的训练和住宿用的都是体育局的地方,体育局免了费用;今年日之泉的招商引资遇到困难,于是体育局又说服市政府出面,500万把胸前背后广告卖了,100万把袖口广告卖了,甚至,市体育局直接拿出了400万给日之泉,作为日之泉冲超的资金,再加上建基地、养后备队,直接给日之泉俱乐部增加了1000多万的收入,这绝对是广州足球历史上的大手笔,目的无他,不过是希望广州队能早日冲上中超——日之泉方面对此心知肚明,俱乐部一位高层甚至跟体育局的领导开玩笑说:“如果广州队冲上了中超,你就能去当广州市副市长了。”
但是,日之泉在联赛中始终没有交出满意答卷。于是,2005年7月的麦超下课成为导火索。广州市体育局对于此事颇有微词,认为日之泉在冲超的关键时刻自乱阵脚,而日之泉方面也对于广州市体育局的态度耿耿于怀:“我们俱乐部内部的事情,凭什么体育局要指手画脚!”经历此事后,虽然麦超此后还是回到了广州队当主教练,但是那层窗户纸已经被彻底捅破。
至2006年初,发生的事情大家已经很清楚,虽然日之泉坚持着不肯退,被逼急的林勤最后发了狠话:“广州队是我的,如果要我退出,那广州市足协要赔偿我的青春损失费。”——但是,日之泉毕竟抵挡不住舆论强大的攻势,重要的是,已经找到政府支持的广州足球的腰板重新硬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广州市体育局打的旗号光明正大:“以日之泉的实力,恐怕难以支持广州足球冲上中超,广州再没有中超球队,全市人民不答应啊!”最终,超大型国企广药集团接手广州队,广州市足协的一名领导一直在念叨的“一定要找一个热爱足球的大老板才行”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但愿这是广东足球又一个春天,从此结束那种一直在艰难困苦中挣扎求存的历史。但是历史远不如人们想象的如同一条直线一样前行那么简单,广东足球这个中国足球的南方重镇在衰落了十年以后能否再擦亮自己的招牌,未来如何,仍然不是肯定之数。
中国有多少只中超球队?
1994年,中国首届职业足球联赛——万宝路足球联赛揭幕,12支甲A球队参加了22轮的角逐,结果大连万达、广州太阳神、上海申花分获冠、亚、季军,江苏迈特和沈阳东药队降级。江苏队在这个赛季一共进了10个球,创造了中国职业联赛球队最低进球纪录。
1995年11月12日,“十连冠”东北虎辽宁队主场迎战广州太阳神,如果取胜则意味着辽宁队将把保级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年执教广州太阳神的东北老帅张京天比赛中连续换下核心球员胡志军和彭伟国,但没想到这种善意的举动却将辽足推向绝境。“马头”孙贤禄头球为辽足首开纪录之后,替补上场的两名广州球员冯峰和吕建军却以两记世界波将“辽老大”打入深渊。当年降级的球队分别是:辽宁队、青岛海牛队。
1996年10月20日,当年甲A升班马深圳飞亚达作客昆明高原,被八一队2-1斩落马下,提前一轮告别甲A赛场。当年降级的球队分别是:深圳飞亚达、广州松日队。
1997年12月17日,天津立飞三星队在民园体育场迎战落魄的昔日劲旅广东宏远,漫天大雾让本场比赛在能见度不足40米的环境中依旧进行着。而央视对本场比赛的现场直播看上去更像是一幕荒诞闹剧。没有多少人能知道天津队是怎样射入的本场比赛三粒进球,历史只记载着本场比赛之后广东宏远提前一轮跌入甲B,而胜利的结果也未能挽救天津队在最后一轮中成为“意外”的降级球队。当年降级的球队分别是:天津三星、广东宏远队。
1998年四川队彭小方无心插柳的一脚远射攻破八一城门,将军旅终于送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一个时代的神话在此时嘎然而止。八一排名倒数第二与广州太阳神队一起降入甲B。
99年甲A联赛的最后一轮,重庆隆鑫在领先了90分钟之后,被沈阳海狮在两分钟之内奇迹般地连扳两球,反败为胜,这样让本来已经没有降级之忧的广州松日无辜降级,广东足球也从此一蹶不振。武汉红桃K队最终在这个赛季以最后一名的成绩降级。
2000年9月17日,第24轮,吉林敖东客场0比1输给厦门厦新。此战过后,吉林仅积16分,而排在前两位的青岛海牛和厦门厦新分别积25分和23分,由于联赛仅剩下两轮,吉林敖东实际上已经降级。这支来自最北部的少数民族甲A球队,终于在坚持了第七个年头之后沉入低谷。一群朝鲜族男人所组成的球队再不见“长白虎”的昔日神威,高仲勋、张庆华、黄冬春、李光浩、李时锋、崔殷泽……这些名字都已成昨日背影,甲A版图上一道独特风景、一种特有精神就此消失。当年降级的球队分别是:吉林敖东、厦门厦新。
2001赛季甲A联赛在“人民足球”的大旗下取消了降级,结果在这一赛季中诞生了中国顶级联赛历史上最烂的一支球队,沈阳金德队在26轮联赛只拿到了7分,与冠军大连实德队的积分差距达到了46分,甚至与倒数第二名的青岛啤酒还少了15分。
2002赛季甲A联赛同样没有降级,但是由于最终的积分将计入第二年的联赛积分中并成为是否成晋级中超的主要指标,这一赛季的竞争激烈程度有所恢复,但是 陕西国力了再次成为烂队,他们在28场联赛中只拿到了13分,继沈阳金德队后成为第二支联赛中的“送分童子”。
2003年末代甲A,23轮比赛结束后,陕西国力落后八一5分,最后7轮该队竟然一分未得,赛季末继续垫底,八一湘潭倒数第二降级。重庆力帆排名倒数第三,本也应降入中甲。不过红塔集团突然宣布退出中超,力帆随即以3800万人民币成功收购红塔俱乐部,为自己买来一个中超参赛名额。
2004、2005两年取消降级,结果在这两个赛季中力帆都排名倒数第一,2004赛季结束时他们与青岛中能同积21分,只是因为净剩球队的原因排名最后,但是到2005赛季,虽然中超扩军到14支球队,但是力帆队却只拿到了13分,成为中国队顶级联赛历史上的第三支“臭名昭著”的烂队,他们的比赛几乎没有任何悬念,遇到谁就送出3分了事。
2006赛季,中超恢复升降级,不过由于四川冠城在赛季开始之前突然解散,联赛中出现了15支球队,足协采取了“升二降一”的方案。重庆力帆终究没有能够再次逃宿命,提前两轮降级。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历史
1995年甲A联赛———10月8日,在四川队主场同延边队的比赛中,延边队认为主裁判“执法不公”,故意消极比赛,以0:6负于四川队,中国足协通报批评延边队。
1998年甲A联赛———“陆俊”、“万达退出”。3月22日,在广州松日主场和大连万达队的比赛后期,主裁判陆俊判罚的点球引起主队不满。《羊城体育》刊文称陆俊收受巨额贿赂,从而引发陆俊等对该报的诉讼。9月27日,中国足协杯半决赛,大连万达队和辽宁队比赛,万达队对主裁判俞元聪三个点球的判罚极度不满,事后俞元聪遭足协内部禁赛一年,万达也宣布退出了中国足坛。
1999年甲A联赛———“渝沈疑案”。12月5日,在第二十六轮比赛中,濒临降级的沈阳海狮队在最后时刻客场战胜重庆隆鑫队保级成功。中国足协第一次派出专人赴两地调查取证,最终无果。
2001年———“甲B五鼠”、“扫黑风暴”。当中国男足即将迎来世界杯十强赛的出线之战(阿曼队)时,甲B五队为了最后一个冲A的名额,在最后两轮连续出现“不正常现象”。尽管长春笑到最后,但中国足协经过调查后做出了处罚决定,一律取消当事球队升入甲A联赛的资格。
随后,浙江绿城、广州吉利两家俱乐部在2001年底一怒揭黑,将中国足球的黑暗面袒露在世人面前,“扫黑风暴”最终以司法介入、抓住一名黑裁判而暂时画上句号。
2002年甲A联赛———“黑哨龚建平案”。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推动下,打击中国足坛“黑哨”行动取得重大进展。4月17日,北京宣武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龚建平。2003年1月龚建平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004年中超联赛———“国安罢赛”、“周伟新”。10月2日,沈阳金德对北京国安,第80分钟,周伟新判罚点球给金德,北京现代队认为不公,拒绝比赛,这也成为中国顶级足球联赛第一场没有完成的比赛。
2005年中超联赛———“迟尚斌下课”、深足“球霸”。5月17日,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决定,解除迟尚斌球队主教练职务。在此前后,队内不合、“球霸”横行等负面传闻不断爆出。
2009年中甲联赛———青岛海利丰“吊射门”。9月在与四川西部智谷队的比赛中,海利丰队在3:0领先的情况下,有多名球员多次从中场附近直接把球吊向自家球门,公然打假球。随后,中国足协在2010年2月23日宣布,取消海利丰注册资格,罚款20万人民币。
2010年———中国足协重罚涉假三俱乐。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2月23日公布了对在联赛中有参与假球和贿赂行为的三支俱乐部的处罚决定,广州医药、成都谢菲联俱乐部受到降级处罚,而青岛海利丰俱乐部则受到了被取消注册资格的“极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